星期六, 8月 12, 2006

 

副學士的泡沬何時完?

約兩年前我己憂慮各專上學院的各類自負盈虧課程[毅進(Yi Jin)、副學士先修班(Pre-A)、副學士(Asso)]會係無監管情況下氾濫,在今日看似乎應驗。從00-06年升幅近4倍(參考1)

歸根到底因為副學士在背後有很大經濟利益,以(參考2)中的06-07年度負盈虧副學士課程學位及學費中位數(根據學友社資料)-四萬計算,2萬221個學位×四萬元學費=8億884萬!,成為各專上學院主要收入。由於大部份課程自負盈虧(見參考2),課程種類趨向市場化,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副會長馮偉華在港台節目五稜鏡指出,近一半副學士課程屬於工商管理,情況令人憂慮。

更令人憂慮是課程前景,升學選擇少,在就業方面認受性底,彷彿要迫學生一直報讀。而三三四學制改革下這些課程前景末明,將來持這些課程資歷將會成為''異類''。只有投入資源改善課程出路及向僱主宣傳''三寶''資格,投入''三寶''資源和時間不致浪費。

在副學士課程背後經濟利益陰影下,教統局能否單用行政手段規範課程質量?


-------------------------------

下列資料出自教統局答覆立法會議員書面問題的附件

(參考1)
2006年5月10日,教統局答覆張文光議員的書面提問中的附件



(參考2)
2005年3月9日,教統局答覆張文光議員的書面提問中的附件





參考:

關注副學位大聯盟特刊
關注副學位大聯盟特刊2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合編

港台節目五稜鏡-副學士 主持教協副會長馮偉華(線上觀看)

Comments:
後中學教育亂七八糟

每年八月,除了立法會休會,政壇沉靜,還有馬會停賽,馬迷小休,讓更多人失落的相信是會考放榜。在這幾星期翻開報紙,特別是年輕讀者特別多的免費報紙,滿目都是如天花亂墜的升學進修廣告。以往面對一張不理想的會考成績單,只能有重考和就業兩個決擇,今日卻如參加了超級市場十分鐘瘋狂免費購物一樣,要在最短時間選出心頭好。

多了選擇,固然是好事,莘莘學子不用面對會考死牆而痛哭。但如果完成中五課程是代表了義務中學教育的完結,那麼現在香港的後中學教育,是處於一種混沌的狀態,政府對不同種類的辦學機構有不同的資助模式,錢花得不少,卻並沒有為年青建立一個最適時效益的後中學教育平台。

報紙上的廣告都面向8.4萬名會考生,除了3.5萬個中六學額,還有各間大專院校的附屬學院開辦的副學士學位,連社會服務機構也出一分力的毅進課,職業訓練局、製衣業訓練局開設的副學位、文憑學位,總計超過10萬個升學學位,還未計算坊間的私營進修課程、留學海外和北上升學的另類選擇,用供過於求來形容現時的後中學教育也絕不為過。

但根據市場定律,供過於求原本會自然調節,被需要者拋棄的供應者本該自動消失,而新的供應者又會出現繼續滿足市場的新需要。可惜在政府的有形干預下,後中學教育的自然調節並不生效,也沒有使辦學者進行公平的競爭去不斷改革創新,迎接學生的需要。現在政府的僵化政策是反過來鼓勵辦學者靠攏政府資助,民間興辦教育的空間自然越來越少。

就以每年支取16億開支的職業訓練局為例,其開辦設計、旅遊、酒店等等課程合共收錄10萬名學生,未計學費、土地和校舍成本,每名學生每年平均花費1.5萬元,所以他們花在廣告上的宣傳也可以特別多。但市場上開辦同類型課程的還有副學士、毅進課程和民辦學校,副學士的校舍可以向政府借貸興建,但成本又會轉移到學生身上,民辦學校就無論如何緊貼市場提供課程也難以競爭。

我絕不認為解決現況的別辦法是要求政府統統資助這些課程,而是該反過,對現有的後中學教育進行徹底檢討,替不同辦學機構建立對等平台,由市場和年青人
自已去決定後中學教育的發展方向。因為連同在高中推出的職業導向課程,副學士、副學位、毅進、展翅和民辦學校,種種相類的學位出現嚴重的重複,卻未能在競爭中提高質素和選擇。

政府對職業訓練局和製衣業訓練局等過時機構的資助是否適時應世肯定是問題之一,如果當年有人建議成立魚農業訓練局,在休魚期和禁止散養家禽的打擊下,相信也會繼續發明新課程來延續官僚性命。而由出現第一天至今也被受批評的副學士院校也漸漸提升對政府資助的要求,也使大學不務正業,紛紛投向職業訓練的懷抱。

如果政府把現時投放在後中學教育的資源整合起來,以學券形式發給年青人,由他們自已決定什麼課程,怎樣的學位才是最適合自已,也同時使辦學機構促成一種類似商業機構般的競爭。而後中學教育講求的是職業技能的掌握,職業市場的發展瞬息萬變,與其交由官僚去計算什麼課程該資助,什麼課程不該資助,還不如讓供求定律發揮效力,使最適切於年青人需要的課程發揚光大,不受歡迎的就自然淘汰。

年青人能夠找到心儀的進修路徑,定必能發揮一己所長,盡展才能,但如果因為政府的資源錯配而制造錯誤的期望,青年人花費的不只是學費,還有是寶貴的青春歲月。

何民傑
獅子山學會政策研究員

刊於蘋果日報論壇版
 
發佈留言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